浙江、四川、云南、三峡签署金沙江下游库区经济合作交流框架协议
共同牵手,创新经济发达地区、水电资源所在地与央企共同发展新模式
 |
浙江-三峡-金沙江下游库区经济合作交流大会会场 (孙荣刚 摄) |
 |
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在大会上致辞 (王连生 摄) |
 |
中国三峡集团总经理陈飞在大会上致辞 (孙荣刚 摄) |
 |
毕亚雄(中)与签字代表携手共祝美好合作前景 (孙荣刚 摄) |
 |
浙江企业与昭通市、凉山州、宜宾市洽谈合作意向 (王连生 摄) |
本网讯(周双超 鲁同韧 报道)11月9日,浙江—三峡—金沙江下游库区经济合作交流大会在杭州举行。500余位浙商代表和100多位来自金沙江下游库区四川省、云南省、凉山州、宜宾市以及昭通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旨在推动浙江中小企业与金沙江下游库区的经济交流合作,探索经济发达地区、中央企业和水电资源所在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副总经理毕亚雄、云南省政府顾问邹纲仁等出席会议。
会上,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与浙江省的合作源远流长。浙江是重要的电能消纳省份,也是发展新能源、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区域。三峡集团公司积极推动浙江、四川、云南之间的合作,加强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战略合作,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中央的战略,符合浙江、四川、云南三省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社会责任、共同的转型发展的要求。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介绍了集团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三峡工程进展。陈飞指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水电。水电开发可以解决制约中国21世纪发展的水资源、能源、粮食和环境等四个问题,水电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三峡是全国人民的三峡,初步设计任务全部完成,已经开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陈飞还向大会介绍了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的进展。他指出,移民搬迁安置应该搬得好、能发展、能致富。移民搬迁是一次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生活结构调整,同时也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金沙江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发出的电能有相当一部分要送到浙江,浙江的企业到云南和四川的金沙江下游库区去发展,三方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会上,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四川省凉山州人民政府、宜宾市人民政府和云南省昭通市人民政府五方签署了经济合作交流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三峡集团将加快开发金沙江下游水电资源,为浙江省提供电力供应,同时将配合地方政府做好金沙江下游库区移民安置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移民就业安置牵线搭桥。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将积极主动传递浙江企业在资金筹集、资源配置和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合作信息,按市场运作原则,推动浙江企业与金沙江下游库区对接合作,创业发展。凉山州、宜宾市和昭通市将梳理当地的资源、环境、政策和区位方面的优势,吸引和支持浙江企业到金沙江下游库区投资,促进库区的产业发展,带动移民致富。
此次会议启动五方经济合作交流之后,将联合组成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高层领导互访、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浙商赴金沙江下游库区现场调研、进行项目推介等多种形式,积极落实经济合作交流框架协议事项,推动合作向纵深发展。
会议当日,300多名浙商代表与来自凉山州、宜宾市、昭通市的代表团进行了现场对接,对感兴趣的100多个项目进行了深入的洽谈。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