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集锦路2号

邮编:443100

电话:0717—6766484    0717—6766440

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 2023年度开放课题申请启动

2023-07-17

  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2年由湖北省科技厅批准建设,依托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主要围绕水利水电工程对长江鱼类资源的生态学效应、长江中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及水利水电工程运行区鱼类生境保护与恢复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力图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技术探索。实验室跟踪相关国际前沿和研究热点,培育支撑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技术发展的专业人才,使之成为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推动本实验室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鄂科技规[2022]7号)等文件精神,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本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基金面向全国从事本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优秀中青年科研人员,资助研究目标明确、创新性强、有助于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具体难点问题的理论或技术研究。

  一、总体目标

  根据“加强基础,培育团队,服务行业”的原则,依据实验室发展规划,争取取得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重要成果,逐步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行期鱼类物种保护、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难点问题。

  二、申报时间

  2023年7月15日-2023年8月14日

  三、重点支持方向

  本实验室以水利水电工程开发运行过程中珍稀特有鱼类物种及栖息地保护为根本目的,以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种群变动、鱼类物种保护技术、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研究为重点任务,建立水利水电开发与鱼类保护协调发展模式,为水电开发中鱼类物种和资源保护等重大生态保护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方向有:(1)水利水电工程对长江鱼类资源的生态学效应;(2)长江中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3)水利水电工程运行区鱼类生境保护与恢复。(4)长江流域水生生态系统构建和修复

  2023年实验室重点支持以下方向:

  (一)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繁殖及苗种免疫调控研究

  在鱼类生长繁育过程中,苗种免疫性能及亲鱼繁殖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方向鼓励针对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长薄鳅等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种群性腺发育质量不高、繁殖效率低,苗种病害频发的实际问题,从营养(营养素平衡、免疫增强剂、促发育饲料配方等)、摄食(嗅觉、食性及摄食行为)、化学因子(性外激素等)和水环境因子(溶氧、温度、产卵基质等)等角度,解析主要影响因子调节摄食、生长、繁殖性能及苗种免疫性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提出能够显著提升鱼类繁殖效率及苗种成活率的技术方案,为实现鱼类规模化繁育放流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二)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种质资源保存及应用技术研究

  珍稀濒危鱼类是长江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流域生物安全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方向以突破长江珍稀濒危及特有鱼类种质保存技术、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推进已保存种质资源科学利用为导向,鼓励开展胚胎(干)细胞、脑细胞等特殊组织细胞的建系、超低温冻存及鉴定技术研究,研发基于细胞与胚胎工程技术的种质资源保存新技术,探索克隆、胚胎移植和干细胞技术等技术在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应用。

  (三)珍稀特有鱼类适应性演化机制研究

  环境变化背景下生物的适应性进化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重要机制。本方向鼓励以中华鲟、长江鲟、圆口铜鱼等长江珍稀特有鱼类或四大家鱼为研究对象,聚焦生物学基本问题(如洄游、渗透压、食性、嗅觉等),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解析珍稀特有鱼类适应性演化进程。本方向应聚焦核心生物学问题,解析其适应性演化机制,为生物复杂性状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认知,为珍稀特有鱼类保护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四)长江珍稀特有鱼类行为及生长智能监控技术研究

  长江流域自然环境多样,生境条件复杂,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鱼类生活习性存在巨大的差异,表现为对摄食、水流、底质、水温、盐度等的选择性偏好,也体现在季节性生长速度、体型、游泳行为、繁殖行为等的变化。开展中华鲟、长江鲟、圆口铜鱼等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生长、摄食、繁殖等行为的精确观测,是优化人工种群培育条件、有效开展自然种群保护的重要基础。本方向鼓励在自然生境、人工仿自然生境或养殖条件下,针对野外复杂条件下的组网需求,通过研发生境数据及影像多点、实时监测设备,给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分析等方法,开发具备信息高效发布及智能分析功能的水生环境监测平台,实现对长江鱼类的摄食、生长、栖息、繁殖行为特征或适宜条件的无干扰监测分析,为掌握其关键生境条件、人工种群健康状况评估及预警、发育状态评估提供支撑;或针对由人工培育条件转至自然生活过程中的鱼类行为适应性变化开展观测研究,为放流规格确定、放流时间及地点选择、放流野化方案制定等提供技术支撑。

  (五)长江上游河库系统鱼类物理生境适宜性评价与调控

  长江上游大型水库已投入梯级化运行,形成了河道干支流-高坝深库群河库复合系统,改变了多种物理生境要素过程,也影响了鱼类生活史过程。本方向鼓励针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活史完整性降低的现状,结合河库复合系统水文、水动力、水温、底质等关键物理生境要素变化规律,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提出满足鱼类需求的关键生境因子调控阈值,揭示工程调控下鱼类关键生活史阶段的物理生境适宜度响应特征,为长江上游梯级水库适应性调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六)城市内湖清水态修复中食物网稳定性提升的机理与量化策略研究

  长江中下游城市内湖面临严峻生态退化问题,食物网操控、沉水植物修复等措施已广泛用于生态修复,而清水稳态修复过程中,沉水植物的种植与打捞、鱼类投放与捕捞等修复措施对食物网结构与稳定性演变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明确生态修复措施对食物网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对湖泊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方向鼓励针对武汉、九江等长江中下游5~50km2的典型城市内湖,开展清水态修复中食物网稳定性提升的机理与量化策略研究,明确食物网结构特征与水生植物分布的关系;构建城市内湖食物网动态模型,实现生物调控修复方案模拟;提出适用于中小型城市内湖生态修复方案的量化模拟方法与效果评估方法。解决长江中下游城市内湖生态修复生物调控量化方法不明确的问题,提升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申报条件

  申请对象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中青年专家或已获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不具备高级职称且无博士学位的申请者,须有两名或两名以上高级技术职称专家推荐。本实验室将安排一名科研人员参与获资助开放课题。

  申请者需根据以上研究方向,自拟研究课题,向实验室提出基金申请。基金项目分为小型项目和中型项目,一类课题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二类课题资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执行期限为1-3年。

  五、课题申报要求

  1、项目应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技术路线清晰,鼓励原始创新,不鼓励一般性调查或常规养殖试验工作;

  2、项目应包括量化指标,如:鉴定成果、获奖成果、专利、软件著作权、专著成果、SCI或EI收录文章、核心级刊物文章等,鼓励能够预期取得各级奖励的项目申报。

  六、课题申报程序

  申请者在申请前需认真阅读本指南及《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管理办法》(附件1),并于2023年8月14日前将开放基金申请书(附件2)纸质文档一式三份(双面打印)交至本实验室办公室,同时递交电子文档(docx/pdf格式)至电子邮箱(请在主题内注明“2023年开放基金申请”),纸质版申请书邮寄截止日期以邮戳时间为准。

  本实验室在收到申请书后经专家评审会评审,择优资助。

  联系人:刘雪清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三阳路88号匠心城·三阳中心

  邮编:430010

  电话:13997652067

  邮箱:liu_xueqing@ctg.com.cn

                                                                                                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

                                                                                    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023年7月15日

  附件:1.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管理办法

  2.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

  附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CjpA1fD4AF3EUEsEWIm8g?pwd=8jzn

  提取码:8jzn